查看原文
其他

“鸡鸣三省”,凝聚一心!| 广师大“长征路上话初心”⑪

实践小分队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-08-21



这里是

-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官方微信 -


今天是7月31日,是再走长征路的第十一天,实践小分队跟随红军长征的步伐,来到位于川黔滇三省交界的“鸡鸣三省”会议旧址。“鸡鸣三省”意指早晨一只雄鸡啼叫,三个省都可以听得见。1935年2月,中央红军在此召开著名的“鸡鸣三省”会议,会议根据中国革命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政治、军事、战略方针,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推选中央领导人,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进一步走向成熟。


“长征路上话初心”第十一天精彩荟萃



★ 现场研学 ★


01

瞻仰“鸡鸣三省”会议纪念碑



早上,实践小分队来到贵州省毕节市林口镇瞻仰“鸡鸣三省”会议纪念碑,瞭望旷阔的峡谷,湍急的水流,数十年前,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这样的地方召开“鸡鸣三省”会议。



“鸡鸣三省”会议是遵义会议与扎西会议之间承前启后的一次重要会议。它讨论和解决了遵义会议已经确定但还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重大问题,特别是政治局常委分工问题,使遵义会议的重大决策得到进一步贯彻。


02

参观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




下午,实践小分队来到贵州省毕节市参观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。该展览馆以“中共地下党在毕节地区的革命活动”为主题,向成员们展示林青、秦天真等共产党人领导毕节人民进行追求民族独立、民族解放的运动。


★ 特色活动 ★


01

现场“思政课”




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窦畅宇老师向我们讲述了“鸡鸣三省”会议中研究和决定的三件重大事项,让小分队成员对鸡鸣三省会议有更为具体的认识。


02

车厢党课



下午,小分队赶路去云南昭通。颠簸的长途让大家有些疲乏,朱苏权书记给成员们带来“车厢党课”。



忆秦娥·娄山关




西风烈,长空雁叫霜晨月。霜晨月,马蹄声碎,喇叭声咽。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从头越,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。



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是毛主席在四渡赤水战役中写下的诗篇,朱书记针对这首诗向我们提出两个问题:


01

一打娄山关是一月,二打娄山关是二月,为什么上阙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?

答案

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

朱书记认为,这里的景色描写并不是具象,而是意象,意指战场的氛围。他溯源到冷兵器时代,秋天膘肥马壮,季节少雨干燥,适合从事军事作战。从诗词记载看,古体诗描述战争大多都与秋天有关。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国革命身处存亡危急之秋,身为中央主心骨的毛泽东,在当下时刻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。


02

如何理解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”的“雄关漫道”?

答案

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

“雄关”指的是娄山关,但是“漫道”并不是“漫漫长路”的意思,指的并非是路程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。朱书记指出,不要从字面意思去理解“漫道”这个词,这里的“漫道”是“别说”之意。雄关漫道真如铁,不要说娄山关像铁那么难,已经是走第二趟了!此时,红军已是二打娄山关。


这句诗实际上是运用了倒装的句式,语序应为“漫道雄关真如铁”。朱书记提醒大家要善于思考,要学会站在长征主人公的角度上想问题。他认为,此诗满怀毛泽东坚定的革命意志 :四渡赤水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渡过长江,绝不苟且。前途不是一蹴而就的,红军一定能够闯出中国革命的伟大道路来。


03

“我与代表话初心”


今天,“我与代表话初心”活动的发言代表是实践小分队成员、学校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黄文浩副教授。



“我认为,‘鸡鸣三省’会议最积极的意义体现在‘自主’两个字,即自主确定革命路线,自主推选中央领导人,自主决定军事行动,综观我们党发展历程,最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跟中国革命、中国建设的实际充分结合起来,走一条自主发展之路,自主奋斗之路,自主创新之路。我相信,坚持独立自主,我们就一定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!”


★ 精彩花絮 ★



1


记录下擦着乌云,飞驰而过的瞬间,云南昭通,我们来了。



2


然而,遇上一座不放行9人座以上大巴的城,小分队进城受阻,大巴车兜城一圈,无果。无奈之下,只得路边打车。


★ 知识点 


01

"鸡鸣三省"会议决定的三大事项


第一,根据遵义会议精神,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,决定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,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。因为在遵义会议上,有个还没有解决的议题,就是“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”,当时在敌人围追堵截、战情紧迫的情况下,只能留待会后在适当的时机去完成。“鸡鸣三省”会议就解决了遵义会议提出的常委分工问题,毛泽东进入军事决策核心层,成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,其军事指挥地位得到明确。



第二,根据敌情变化,对中央红军的战略方针和行军方向做出调整,部署红军战略转移。中央红军一渡赤水,进入川南的古蔺、叙永等地,目的是要实现北渡长江与四方面军会合、“争取四川赤化”的原定目标。但是进入川南地区以后,发现红军北渡长江已不可能。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分析了敌军部署,决定由准备北渡长江转而挥师西折,向云南扎西前进。这是红军四渡赤水中具体改变战略方向的开始,体现了灵活机动的军事原则和避实就虚的作战方针。


第三,应中央苏区来电请示,讨论和研究了中央苏区今后的行动方针问题。提出了中央苏区及邻近苏区坚持游击战的基本原则,做出了改变组织方式与斗争方式,成立由项英、陈毅等组成,项英为主席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苏区分会等决定。


02

关于会议地址的争议


“鸡鸣三省”会议召开的地址较为特殊,为川黔滇三省的交界。目前,川黔滇三省各自刊碑且各执一辞的“鸡鸣三省”的位置为:

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石厢子(今石坝乡政府所在地)

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水田乡水田村花房子(亦称花屋子)  

贵州省毕节市林口镇老鹰岩山崖边(现在叫“鸡鸣三省”村)。


★ 红色故事汇 


01

57岁的长征革命老人


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,队伍中有徐特立、谢觉哉、林伯渠、董必武四位革命老人,号称“长征四老”。而许多人并不知道,在红2、红6军团长征的队伍里还有一位57岁的革命老人,他就是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——周素园。


周素园,1879年生于贵州毕节,前清贡生,年轻时立志改良政治,寻找救国之策。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。


1936年2月初,红2、红6军团先后占领位于贵州西北部的黔西、大定、毕节,实现了战略转移第二步的任务——由黔东到黔西。


当红军快要打到毕节时,国民党专员莫雄叫周素园一起逃走。周素园却表示:“我没有多少家当,不必走。”莫雄吃惊地问道:“难道你不怕红军?”周素园平静地说:“我又没有鱼肉乡民,怕什么?”


红军攻占毕节城后,在位于城内十字街的周素园家里发现有许多宣传马列的书。翻开一看,上面圈圈点点,就报告给了红6军团政委王震和政治部主任夏曦。二人马上登门拜访,在询问了他的经历后,又问他为什么读这些书?


周素园回答:“我相信马克思主义。我研究马克思主义10年了,我觉得马克思讲得对,你们共产党、红军,是讲马克思主义的,所以我用不着走……”


王震说:“你研究马克思主义好,我们共产党的政策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制定的。现在我们的政策是抗日反蒋,你赞成不赞成?”周素园说:“赞成,完全赞成。”


于是,在贺龙以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的名义诚心邀请下,周素园出任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员,并在家门口挂出牌子。一时间,黔西地区的反蒋抗日武装纷纷前来归附。


2月24日,贵州抗日救国军在毕节城内的小校场正式宣告成立,队伍很快发展到1000余人。期间,红2军团政委任弼时专门宴请周素园,并请他给驻威宁的云南国民党军纵队司令孙渡写信,劝他不要与红军为敌。



红6军团军团长萧克曾回忆:“周素园给孙渡写信,很有说服力。孙渡在威宁、昭通按兵不动,固然出于利害考虑,但其中也有周的影响。这种态势,有利于我们集中主力对付正面来的敌人,在毕节地区停留20天,休整补充。”


当红军准备撤离毕节时,周素园坚持要与红军同行。贺龙知道后深为感动,称赞道:“好啊!有骨气,我佩服,我就赞成这样的人,就是拿出18个人不去打仗专门照顾他,我也要抬着他长征。我们就同患难,生死与共喽!”


红军进入云南后,军团领导考虑到周素园体弱多病,怕他不能适应紧张频繁的行军作战,准备拿出一笔钱,送他去香港治病并做统战工作。可周素园坚决不同意:“我在中国的黑暗社会里摸索了几十年,到处碰壁,现在参加了红军,才找到了光明。请告几位首长,我周某就是死也要死在红军里!”


就这样,周素园坚持与红2、红6军团指战员一起,不畏艰险,跋山涉水,走完了长征路。1936年12月2日,周素园到达陕北保安(今志丹县)。在保安,他受到毛泽东、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。毛泽东称周素园“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与革命的同志”。(来源:新华社)


活动预告:8月1日,实践小分队将从云南昭通经巧家县到达会理县。




活动联系人:李峰老师 13751821565

鸣 谢 单 位:广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、和宇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
- END -


往期回顾 | 点击可跳转原文



---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---

来源 “长征路上话初心”活动小分队

文字 | 巫芷菁

图片 | 尹忠琼 潘锡荣 巫芷菁

视频 | 潘锡荣 郭宇在 莫子俊

审核 | 黄 昂

执行编辑 宋紫茵

责任编辑 | 尹忠琼


觉得不错,请点击在看↓↓↓

喜欢这篇文章,就把它分享给朋友吧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